在配備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前,首先應當進行細致調研,了解工作環境存在的各種風險因素,綜合進行風險評價,這就需要根據工作環境中存在涉及安全的因素,確定選用何種面罩的呼吸保護型式。風險評價的要求在歐洲標準BS EN529中規定的比較系統,在此結合我國的一些風險蘋果的的做法,介紹風險評估的基本內容。
企業根據生產的特點組織安全管理人員、生產技術人員、設備管理人員以及熟悉評價生產技術的其他人員進行風險評價。
首先應對工作場所的風險因素,及其性質進行識別。風險識別時,(僅介紹呼吸保護方面)應至少分析以下因素:
(1)分析生產場所風險源頭
風險源頭指對人體產生有毒害物質的來源,即能夠產生的所有有毒害性質的氣體、氣溶膠、蒸汽粉塵的物質。
有些企業的產品生產工藝簡單,生產場所有害物質種類比較單一,分析起來相對容易。有些企業的產品生產工藝復雜,生產關聯性很大,生產場所風險源頭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不僅要把生產源頭查找全面,而且還應當分析其相互作用,考慮能否因發生的化學反應,產生新的風險源頭。
(2) 分析風險源頭毒物接觸程度
根據風險源頭毒物量的多少、場所空間大小及各種天氣等環境影響初步判斷分析可能接觸毒物的濃度及時間。
(3)分析風險源頭對對工作環境的影響
設定各類工作崗位人員在風險發生時的位置(包括人員撤離時通道)考慮各種天氣因素下接觸風險源頭對這些位置人員有何影響,并分析與該源頭附近人員(辦公人員參加風險控制人員等)的危險性。分析外部其他風險源對該工作場所可坑產生的風險,以上風險源頭能否使這些人員處于超標濃度的毒害環境,及未來采取呼吸預防措施將導致哪些可以預見的后果。
(4) 風險源頭的分析依據
對環境因素進行衛生監督,根據生產崗位的數量、所有設備分量分布、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和粉塵性質設置監測點,定期監測分析危害性,作為呼吸保護措施的依據。如果有害物質超過允許值,則必須采取機械方法消減風險因素。空氣呼吸器僅作為緊急情況使用的防護裝備。
由于近年來化工生產爆炸、石油開采井噴、有毒物料運輸車輛等造成過生產人員死亡或中毒的慘痛事故時有發生,企業在風險評價時,還要全面深入調查本企業歷史事故和同行業歷史事故的情況,作為分析生產產國風險源必要的參照條件。
版權所有:用芯做安全科技(山東)有限公司 電話:18766156612 魯ICP備09033035號
地址:濟南市長清區玉清路2222號聯東U谷30號樓